雷火电竞-首页

遼寧食品工業網
您當前所在位 首頁 > 信息動態

輔酶Q10有了新的食物來源 我國專家成功培育輔酶Q10水稻新品種

發布者:編輯部 日期:2025-02-16 點擊數:

輔酶Q10與人體健康,尤其是心臟健康相關。如果吃飯就能補充輔酶Q10,那么這將成為高性價比且環境友好的營養強化新方法。

記者14日獲悉,中國專家的最新科研成功創制了合成輔酶Q10的水稻新種質,小麥編輯也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辰山科學研究中心陳曉亞院士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團隊聯合攻關成果14日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Cell)上在線發表相關科研論文。

“輔酶Q10是線粒體呼吸鏈的電子傳遞體,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劑?!敝袊茖W院院士陳曉亞告訴記者,不同物種合成的輔酶Q側鏈長度不同。人體自身能合成輔酶Q10,但20歲后合成量逐漸下降。因此,創制輔酶Q10作物,提高植物食品中輔酶Q10的含量意義重大。

陳曉亞團隊采集了包括苔蘚、石松、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內的共67個科134種植物樣品。檢測各物種輔酶Q類型及系統分布特征,發現輔酶Q10是被子植物的祖先性狀,多數植物仍然合成輔酶Q10,而禾本科、菊科和葫蘆科植物等主要合成輔酶Q9。

如何精準改造農作物性狀,創造高營養品質?結合對1000多種陸生植物輔酶Q側鏈合成酶Coq1氨基酸序列的進化分析和機器學習,科研團隊最終確定了決定鏈長的5個氨基酸位點。通過精準編輯,創制了主要合成輔酶Q10的水稻,其葉片和籽粒中輔酶Q10占總輔酶Q的75%,籽粒中輔酶Q10達5μg/g,且對水稻產量沒有影響。陳曉亞表示,根據目前的研究,輔酶Q10的水稻的生長環境與已有水稻品種并無差異。據了解,基因編輯已成為一種高效安全的先進作物改良技術,編輯的植物不含外源基因、遺傳穩定,近年來在發達國家發展迅速。

輔酶Q10水稻的研制成功,將大大豐富輔酶Q10的食物來源,也為大數據和AI輔助育種提供了一個范例。陳曉亞認為,未來在水果蔬菜領域“改造空間”很大。據透露,目前科研團隊正對生菜開展輔酶Q10品種研究。選擇菊科植物生菜是因為其為人們餐桌上的一種重要食物,被廣泛食用。

據了解,該研究工作主要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完成。上海辰山植物園將繼續專注于“次生代謝與資源植物開發利用”“園藝與生物技術”和“植物多樣性保育”三大核心研究領域;利用多組學方法和先進技術,深入研究藥用植物和藥食同源植物中的活性小分子,篩選、優化、創制對人類健康有益的植物資源。此外,上海辰山植物園將加強與全球科研機構的合作,共享研究成果,提升國際影響力。此外,上海辰山植物園將加強對本土及外來植物種質資源的系統收集和數字化管理,通過建立更為廣泛的種質資源數據庫,支持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保護等。(陳靜)

(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黃簡一】